中端自願醫保,大部份讀者都是選較高自付額,提供安全網給自己,當不幸患上危疾或重大意外事故時,提供較全面保障;同時選用高自付額好處是可以為自己節省一點保費,現時大部份保險公司也有提供中端自願醫保,產品花多眼亂,該如何選合適自己的中端自願醫保?
不同保險公司計算保費方式不同
理論上,保障地區越細,保額越低,病房級別越低,及自付額越高,保費便會越平。
主流保費計價分為(1)保障地區、(2)保額、(3)病房級別,我們比較AIA、AXA、Blue Cross、Bowtie、Bupa、Cigna、、Chubb、FWD、Chubb、CTF Life、Manulife、Prudential、Sunlife、YF Life,顯示如下
計劃保額大,同時設有級別1-7,不同級別對應不同自付額、分攤額及保障地區。
何謂分擔額? 即除了自付額外,還要有分擔額,餘額在抇定保額內內數賠償。
但分擔額設在扣除自付額後餘額的20%為保單持有人自付額,上限為選定計劃的分擔額。
如計劃級別1,自付額36,000,分擔額也是36,000,假設醫療費300,000,那在扣除自付額後,餘額為300,000- 36,000= 264,000。
以20%上限為分擔額,即264,000 x 20% = 52,800,但按計劃級別1上限的分擔額36,000,所以保單持有人只需分擔36,000即可。
自付額連分擔額合共72,000。
計劃比較吸眼球應是針對小朋友的特殊學習需要的門診護理保障及成年人的精神科疾病門診護理保障,但設細項限限及次數每年5次(分別),有保障但對以規格大的保額來計算,看似有點不太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