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現時公營醫療系統面對4大困境,包括基層和專科的系統失衡,「多輕症塞急症」的資助錯配,服務浪費包括部分造影服務毋須付費,輪候時間長造成求過於供等。他表示,檢討醫療收費做法一直存在,「不過上一次收費調整已經係 2017 年,即係八年前,換句話講今次檢討可以話係姍姍來遲,同時亦是必須有呢個需要。」
盧寵茂指,收費改革方案有五大原則,包括政府對市民健康的承擔不變、不減;能者、輕症者應該共付,擴展及提升共付機制及比率;加強對貧、急、重、危疾病人的保障,減少浪費;改革後維持高度資助,整體公營資助率目標維持在九成;及令市民明白、接受改革過程,改革會循序漸進,目標五年內達致目標。
盧寵茂指,考慮到市民負擔能力,公立醫院收費改革將分階段推行,最新公布的調整將於 2026 年推行,其後每兩年按既有機制檢討收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