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Info

留意不良姿勢 有助減緩退化性膝關節炎

經常郁動的膝關節,因體重、傷患、不良姿勢或長期勞損,日積月累引起不同程度耗損,形成退化性膝關節炎,令患者無法正常運動,連步行亦會受限制,影響日常生活。骨科醫生陳世強指出,病情輕微的膝關節炎患者,一般毋須即時動手術,甚至可以透過改變錯誤姿勢來紓緩病情。

很多人以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年老引起的病症,陳醫生指出年紀只是因素之一,「膝關節曾受傷及體重過重是兩大退化性膝關節炎高危因素:半月板、十字韌帶受過創傷會令關節結構改變,較易出現磨損;而雙腳承受每個人大部分的重量,如果身體過重,雙腳要承受的壓力就大很多,因此具備以上因素,患上退化性膝關節炎風險會比正常人高。」

症狀輕微採取保守治療

當懷疑病人膝痛是因退化而引起,醫生一般會以X光或磁力共振了解退化情况。陳醫生表示,治療方法視乎病况而定,「如退化較輕微可採用保守治療,包括服用維他命C、葡萄糖胺、骨膠原等補充劑,肥胖人士就盡量減磅。如果情況仍然未有改善,走路時依然有磨擦聲,可以考慮注射透明質酸,它的作用猶如潤滑劑,令關節減少磨擦,並且給予機會讓軟組織生長。」理論上透明質酸約半年時間會被身體吸收,但卻未必需要每半年進行注射。「半年後要視乎修復情況,若然站立及行路姿勢有所改善的話,有病人甚至兩至三年才注射一次也可以。」

不過軟組織的生長速度十分緩慢,一旦受損需要頗長時間去進行護理,陳醫生說近年有新式療法出現,加速軟組織生長,「這個方案名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簡稱PRP)治療,原理是抽取患者的血液放進離心機,將血小板分離出來再加入一些因子,重新注回膝關節中,由於是自體成份,過程中也不涉及培植,抽取完成後即時注射回體內,毋須擔心有細菌出現,相對上較為安全。注射後會令身體的軟組織重新生長,當然軟組織未完全生長前,要好好保護關節,例如用柺仗輔助行動,待生長過程完成才正常活動。」

當痛症持續或病况較嚴重時,陳醫生表示需考慮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以長遠有效地解決退化性膝關節炎問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分為全膝關節及半膝關節置換,前者將整個膝關節換成人工關節,但有個別情況關節只出現一邊磨蝕,而另一邊正常完好的話,可以考慮半膝關節置換,好處是能夠保留正常功能的十字韌帶及半月板等組織,術後關節活動能力較高。」

改善姿勢預防關節問題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接受以上治療,陳醫生說最好由預防做起,「大部分人站立時雙腳完全伸直,感覺上較輕鬆不用使力,但卻會時常令同一個位置的關節受壓,所以最好站立時要輕輕微曲並合起雙腿來卸走部分壓力。走路的姿勢也要留意,一般人是會將腳完全伸直來大步大步走路,貪其速度快兼且慳力,但每次雙腳撞擊地下時,也是踫撞同一個關節位置,令關節受壓,最佳方法是假設地下很滑的情況,小心翼翼鎖實雙腳向前行,你會發覺這樣走路雙腳會微曲,速度上雖然慢了很多,但每次腳部落地時可以卸走部分壓力,不會每次均踫撞同一位置,同時此做法需要用到四頭肌,長遠能強化此肌肉,變得愈行愈有力。」

當然要做到以上走路姿勢,確實需要時間練習,「基本練習可以先用單腳保持平衡,然後另一隻腳慢慢輕放落地,有點像太極步法,多練習才能提醒自己走路時要跟着來做。畢竟大家都慣了用舒服的方法來走路,特別是城市化後道路變得平坦,令人少了留意走路姿勢,反而農村道路崎嶇不平,在路上行走會較在意姿勢,會鎖實雙腳走路,所以當地長者的膝關節很少出現問題。」

骨科醫生陳世強

(資料由陳世強醫生提供)

全文連結: https://health.hkej.com/health/article?suid=3571572

留意不良姿勢 有助減緩退化性膝關節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