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Info

中大發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靶點及藥物

中大醫學院利用人工智能系統進行疾病基因大數據分析,識辨出兩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靶點,並發現一種現有治療乾眼症的藥物有助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的生長。(左起)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鍾佩樺醫生、教研室主任及教授黃志超教授及系主任潘昭頤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利用人工智能系統進行疾病基因大數據分析,識辨出兩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靶點,並發現一種現有治療乾眼症的非類固醇抗炎藥物整合素抑制劑有助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的生長,可以「舊藥新用」,具潛力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方案。研究結果已於國際科研期刊《 Advanced Science》發表。

目前的治療方式僅能緩解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外部生長,可在盆腔、卵巢及其他位置形成異位內膜組織或囊腫。在卵巢出現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由於囊腫呈深棕色,因此又稱「朱古力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影響全球百分之五至十五正值生育年齡的婦女。其主要病徵是腹部不適,部分患者更會出現下腹及盆腔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影響患者的月經週期和生育能力,甚至演變成卵巢癌。由於成因不明,現時尚未有根治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方法。患者主要透過止痛方式和進行荷爾蒙治療以減輕症狀,情況嚴重的患者可透過手術切除異位組織和囊腫。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鍾佩樺醫生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高復發風險,目前的止痛方式及荷爾蒙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症狀,長期服用荷爾蒙藥物亦可能產生副作用,因此我們需要探索新治療方案。」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系主任及臨床教授潘昭頤教授表示:「中大醫學院婦產科致力推動婦科疾病的創新研究,是次研究與本地一所人工智能生物醫學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輔助系統,分析大型表達基因數據,成功找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非荷爾蒙類新治療靶點。我們期望研究成果有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

黃志超教授表示,成功找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靶點,有助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疾病發展機制,從而計劃更精準及有效的治療策略。

鍾佩樺醫生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高復發風險,目前的止痛方式及荷爾蒙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症狀,長期服用荷爾蒙藥物亦可能產生副作用。

抑制GBP2HCK蛋白能縮小異位內膜組織的大小和重量

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系統,針對異位內膜組織的表達基因大數據進行分析,尋找可以透過藥物抑制的新治療靶點,成功發現一種調節免疫及抑制炎症過程的「環腺苷酸結合蛋白2」(GBP2)和負責細胞增殖和生物訊號傳導的「造血細胞激酶」(HCK),它們具有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潛力。研究團隊利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小鼠模型進行驗證,他們消除小鼠體內的GBP2和HCK蛋白後,發現異位內膜組織的體積和重量明顯減少,及抑制病變組織細胞的增長,更令部分病變組織細胞死亡。

領導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研室主任及教授黃志超教授表示:「確定GBP2和HCK作為新治療靶點,有助我們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疾病發展機制,從而計劃更精準及有效的治療策略。GBP2和HCK在人體子宮內膜異位樣本中的基因表達更強,顯示它們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強烈的關連性。」

潘昭頤教授表示,「舊藥新用」可以大大縮短藥物研發的過程和時間。

團隊同時利用人工智能系統發現用於治療乾眼症的抑制劑有潛力成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基於負責調控白血球黏附和遷移的整合素β2(ITGB2)蛋白在人體子宮內膜異位樣本中的基因表達水平上升,團隊透過小鼠模型實驗,證實這種用於治療乾眼症的整合素抑制劑可有效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生長,未來可成為臨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藥物。透過人工智能發現新藥,更可以大大縮短藥物研發的過程和時間,使新藥更快應用於病人身上。

此研究獲研究資助局(RGC)、醫療衞生研究基金(HMRF)及其他基金支持。

中大發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靶點及藥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