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覺得每年有港幣1,000萬保額,非手術癌症治療賠償全包,就足夠,之前用開友邦CEO計劃的,可以考慮轉保到藍十字,友邦收購了藍十字,這個2021年8月份推出的新計劃,不但保費比CEO計劃平六成(全球、”0″墊底),而且還可享扣稅,若健康人士,讀者可以再看看50歲、60歲時保費,便會知道差距很大,還考慮到負擔能力,沒有理由不轉保。
不同癌症期數治療方案(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
前篇文章分享了腸癌、胃癌、乳癌不同期數的治療方案及存活率資料,今次分享餘下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給讀者參考。不同期數的治療方案和患者的歲數、體質、腫瘤大小而有所不同,所以詳情應以醫生專業判斷為主。
不同期數癌症治療方案(續)大腸癌、胃癌、乳癌
乳癌的5年存活率最高,但最可惜的是就算0期,也有可能要進行乳房切除術,同時有可能要好早接受化療;存活率若是晚期,胃癌最低。
不同期數癌症治療方法
不同癌症期數的治療方法,在文章內容簡單而清晰分享重點,包括大腸癌、腸癌、乳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
政府擬規定牙科生公營服務兩年 牙醫學會:或令牙科生感憂慮忐忑
政府擬規定牙科生公營服務兩年 牙醫學會:或令牙科生感憂慮忐忑 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到,為確保公營醫療系統有足夠醫護人手,會探討不同方案,包括要求合資格醫護專業人員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以及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及護士。政府或修訂牙科實習年期,紓緩公營系統牙醫不足的問題。
肺癌風險評估
今期和大家討論用低劑量電腦掃描做肺癌篩選。大腸隨着人的年紀增長,會出現腸瘜肉,愈大愈有機會變成腸癌。而肺部不會生瘜肉,只會生結節(Nodule)。
綠茵醫道:胃腸道間質瘤是良還是惡?
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一種發生在消化道的腫瘤,可出現於食道、胃、大腸、小腸、闌尾,以至十二指腸。較小型的胃腸道間質瘤通常沒有症狀,一般是檢查時偶然發現,有時甚至毋須治療,令人以為它是良性腫瘤,但實際上它有轉移的可能,無論體積大小,都應歸類為癌症。
【私家醫院】腸胃鏡檢查費用/2023
總結私家醫院日間手術腸胃鏡檢查,在沒有瘜肉及使用鎮靜麻醉下,平均收費約港幣17,000;如瘜肉多於3粒,平均收費港幣23,000。
乳房造影檢查同乳房超聲波有乜分別? 附私家醫院檢查收費/2023
40歲或以下,沒有家族病歷史,主要做超聲波,有可疑才做乳房造影;40歲以上,沒有家族病歷史,則建議定期接受乳房造影檢查。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且連帶腫瘤附近健康的肺部組織一併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