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部份保險公司不同年份的醫療保費整理,再作比較保費加幅。現時除了自願醫保保費透明公開給大眾查閱外,其他的保費表保險公司大多也收埋,只會列出計劃資料內容,非常不方便大家查閱。
團體醫療保險比較2022
選團體醫療保險要留意什麼?
首先需要留意最少人數,這裡指的是僱員數目,一般來說僱員人數有3人即可。其次是留意僱員人數指定到某要求,便可以免申報健康情況,意即不用僱員在參加團體醫療保險時申報健康狀況,及醫療報告。
港大醫學院首度引入CAR-T細胞治療 成功治癒血癌病人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團隊成功為一名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進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下稱CAR-T細胞)治療。該名患者曾接受化療及骨髓移植,其後復發,經CAR-T細胞治療後,不但病情得到緩解,亦無出現嚴重併發症,是香港首次在臨床試驗外利用CAR-T細胞技術治療血癌患者。
免費肺癌篩查 數分鐘救一命
相信港人對於作為本港頭號殺手的肺癌毫不陌生,但一項本地研究發現,只有少數受訪者考慮以低劑量電腦掃描作肺癌篩查,甚至有近半人以為不吸煙的患癌機率較低,惟數據顯示,在亞洲女性患肺癌比例中,有多達八成屬非吸煙人士。有機構提供免費篩查服務,對象為50歲以上的高風險香港居民。專科醫生則表示,使用低劑量電腦掃描篩查肺癌可減低高風險人士約20%死亡率。
智庫倡推慢性病篩查券驗三高 45至54歲先行 參與者可獲終身護理
政府即將就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展開諮詢,智庫「團結香港基金」今天(20日)發表醫療政策研究報告,建議推出「慢性疾病篩查券和管理計劃」,由政府全額補貼篩查「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基金認為,政府可以為45至54歲市民推行先導計劃,一經參與篩查,即可獲得終身持續護理。
中大嶄新技術 以糞便細菌基因偵測大腸癌及瘜肉復發 靈敏度逾九成
中大醫學院研發嶄新技術,以糞便細菌基因偵測大腸癌及瘜肉復發,相關測試靈敏度超過90%。
左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副教授梁巧儀教授、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主任于君教授。
威院多元團隊 個人化治療增末期肺癌存活率
【記者莊得盈報道】最新的研究顯示肺癌再次成為香港人的頭號殺手,但即使不幸患上肺癌,有醫生指能將「肺癌末期病變成長期病」,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新界東聯網肺癌多元團隊定期舉辦跨部門會議,為病人度身訂造治療方案,加快病人康復進度。
醫健:世界心臟日系列之三:反式脂肪 愈食愈傷「心」
心臟病是香港第三大殺手,每日有約11人因為心臟病去世,其中約60%是冠心病。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志遠表示,常見於港式麵包、餅乾等加工食物的氫化植物油含有較高反式脂肪,如吸收太多容易堵塞心血管、影響血流,形成冠心病、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建議市民少進食,如有高危因素應密切留意自身的膽固醇水平,並適時求醫。
月經惹的禍 瘀血積累成腫瘤
子宮內出現腫瘤是很常見的事情, 大約有30%的婦女都曾患上。子宮腫瘤可分為不同類型,但每當婦女發現長出腫瘤時,多數會認為是「子宮肌瘤」。然而,「子宮腺肌瘤」亦是一種常見的子宮腫瘤,卻經常被大眾忽視。
極速年輕化 每月7個港童患糖尿
別以為糖尿病只會在成人身上出現,此病早已有年輕化趨勢,幾歲的小朋友都有機會患上!單是香港,已有約一成人口患有糖尿病,每月平均有7名兒童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並繼續以驚人速度上升。兒童糖尿協會昨日(10日)公布一項研究指出,脂肪肝有機會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長期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