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科研團隊早前成功研發「肝立方」,透過三維生物打印仿製病患肝臟,以快速評估各種傳統藥物和新興療法的功效和副作用,幫助醫生作出精準診療決策。
「新冠剋星」mRNA疫苗技術 將用來治腦癌 初期結果證可延長病患壽命
一場全球新冠疫情,令mRNA疫苗一舉成名,而這種創新性醫療技術有望迎來另一項突破——治療癌症。美國最新臨床測試結果顯示,mRNA 疫苗已證明可以對付最惡性的膠質母細胞瘤。
【中風治療】港大研究:中風6小時後接受取栓手術仍有效 逾三成患者能恢復自理能力
港大醫學院夥瑪麗醫院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發病6小時後接受血管介入動脈取栓手術治療仍然有效,當中超過3成患者更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手術後90天可獨立良好生活。
「1+」新藥審批機制助加快引進藥物 醫管局︰有兩新藥列名冊 2藥擬註冊
為鼓勵更多新藥加快在香港註冊,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於去年11月通過新藥審批機制(簡稱「1+」機制)。醫管局相信,新的藥物註冊機制可成為藥廠加快在香港註冊新藥的誘因、縮短申請註冊所需的時間,並有望減低藥物價格;又透露在「1+」下,已有兩款藥物獲批註冊,另外至少2種藥物有意透過新機制註冊
醫療科技|港初創研內窺鏡機械人 料今年內進行人體試驗
醫療科技|港初創研內窺鏡機械人 料今年內進行人體試驗 有醫學研究曾指出,中壯年罹癌比例正在上升,其中胃腸道癌愈趨普遍。而大腸癌作為香港第二常見癌症,相關的切割手術需求同樣日益增長。為提高與自然腔道相關手術的安全性和精準度,香港醫療科技初創巧捷力醫療機器人(Agilis Robotics )此前研發出超微型和靈活的內窺鏡手術機械人儀器。Agilis Robotics透露,相關機械人已完成活動物測試,料今年內展開人體試驗計劃。 Agilis Robotics首席營運官何迪朗稱,全球每年有超過 400萬人患有胃腸道癌和膀胱癌,治療方案包括傳統的開放手術,和稱為「鎖孔手術」、切口較小的微創手術,惟兩者均具侵入性。 因此,該企基於內窺鏡手術,研發出一套內窺鏡機械人系統,當中包括柔性手術機械手臂、座機以及操控系統,可助更多患者接受膀胱、結直腸、食道和胃部等早期癌症的治療。 該企董事郭嘉威補充指,現時針對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手術方式,大多是用「刮刀」刮走腫瘤組織,惟這方法不能將組織「一塊過」切除,有機會存留腫瘤殘渣,令癌症擴散。 「這分分鐘未必只做一次,復發率超過50%,一半的病人可能在一年內要再刮多次」 而使用該內窺鏡機械人進行手術,除了可以「一塊過」切除腫瘤組織外,手術過程也可以縮短、醫生在手術過程亦更具靈活性和直觀控制能力。至於病人方面,由於手術透過口腔和肛門等身體自然開口進行,不會造成切口,可以縮短其在術後的康復及住院時間,「譬如可以早點恢復進食和排便等」。 據悉,該內窺鏡手術機械人已於2023年完成活動物測試,料今年稍後時間在港展開人體試驗計劃。Agilis Robotics首席臨床指導總監兼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醫療系統)陳英權透露,將藉港大及中大醫學院、公立醫院等方式尋找合適的病人作測試,料將進行至少10個人體試驗個案,並期望可於今年內完成。 另該公司積極準備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提交監管申請,為產品走向商業化作準備。 全文連結: 醫療科技|港初創研內窺鏡機械人 料今年內進行人體試驗
危疾定期壽險比較|單次賠償(持續更新)
危疾保險是提供當病患者因為疾病或意外受傷時,可能面對的收入損失而提供一筆過金額賠保障,填補醫療保險實報實銷的缺口。
我有乙肝,怎麼辦:乙型肝炎帶菌者自救指南
小編翻查網上資料,發現不少乙肝的話題,環繞「乙肝帶菌者」該如何治療,以及生活上有甚麼地方要注意。
在解答之前,先釐清一個基本概念:乙肝是由病毒引起的,與細菌無關,所以患者不是「帶菌者」,稱為「帶病毒者」才恰當。
腰椎管狹窄症
有很多人恐懼腰椎手術,以為一動手術便影響整個人的主陣,會有無限的影響,很多時都忍着痛,結果病情日趨嚴重。
調查指7成肺癌患者確診時已屬第4期 團體倡政府主導肺癌篩查
有調查指,受訪的7成肺癌患者,確診時已屬第4期,情況令人擔憂。有關注癌症患者的團體建議,可考慮實施由政府主導的肺癌篩查計劃。
中大發現咽峽炎鏈球菌可誘發胃癌 倡保持口腔衛生減風險
胃癌是香港第6大癌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常出現於人體口腔、上呼吸道等的咽峽炎鏈球菌,進入胃部後可引致胃癌,研究結果已於學術期刊《細胞》發表。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休講座教授沈祖堯表示,根據以往研究,若感染幽門螺旋菌,胃癌風險增加2至3倍;而在老鼠實驗初步發現,若同時感染咽峽炎鏈球菌和幽門螺旋菌,估計風險再加倍,即屬沒有驗出兩種細菌的4至6倍。他強調「病從口入」,現階段對一般市民而言,最重要是保持口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