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腦癌非常見癌症,每年新症維持約200多宗,整體能長期存活的病人僅約35%,腫瘤屬惡性的病人五年存活率更只剩5%。腫瘤科醫生指腦癌至今成因未明,治療方案過去十多年沒大改變,近年有生物製藥公司研發出「電場治療」,助晚期患者由16個月存活時間增至20.9個月。
「植入心臟起搏器前後 患者最關心的10個問題」
心臟就像人體發電機,正常情況下會自行「發電」令心肌收縮跳動,但當心臟發電失效或傳送出現障礙,心跳就會變慢,需植入心臟起搏器,確保血液供氧到全身各器官組織。心臟科專科醫生、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候任院長陳偉光醫生直言,雖然心臟起搏器面世超過60年,但不少病人對植入心臟起搏器仍有疑慮及誤解,故希望透過簡單的Q&A,加深病人對心臟起搏器的了解,安心植入心臟起搏器,讓心跳回復正常。
【女人40+】直接體內凍死癌細胞 早期乳癌患者有望免開刀保全乳房
鄺靄慧很忙碌,她是香港首位女外科教授、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的創辦人,更在兩地三間醫院擔任乳腺外科主任;連朋友約吃飯,都要提早一個月安排。這次訪問,碰巧是鄺教授當「空中飛人」的高峰期,但她收到邀約馬上就答應了,其後才想盡辦法,在被診症、授課、研究、慈善工作排得滿滿的日程表上擠出時間。
【都市診療室】經血過多或因子宮肌瘤
相信每個婦女也試過月經來潮時意外滲漏的尷尬場面,但若是因為經血量過多如缺堤所致,日間也要靠「特長夜用」衞生巾密密吸血,則可能有經血過多的問題,這隨時是患上子宮肌瘤或其他婦科病的警號,絕不能視作等閒。
電療新世代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
治療癌症科技不斷改進,最新放射治療系統MR Linac去年獲FDA批准加入治癌大軍。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這部最新治療儀讓醫生清楚掌握癌細胞的底蘊,能準確地重炮出擊,在更短的時間殲滅癌魔。
醫管局推青光眼治療協作計劃 料3年有2000人受惠
【on.cc東網專訊】醫院管理局宣布推出「青光眼治療協作計劃」,明日(28日)起會陸續發信邀請合資格病人參加,接受由私家眼科醫生提供的醫療服務,預計三年內約有2000名病人參與,目前有超過30名私家醫生登記。
居港瑞士好爸爸患末期直腸癌病情轉差 港妻眾籌200萬醫藥費
來自瑞士的好爸爸Florian年僅34歲,與港人妻子育有3個年幼的孩子。然而,他上月尾卻迎來噩耗,被診斷出患有末期直腸癌,而且癌細胞更已擴散至肝臟,需要盡快接受手術及展開化療和標靶治療。由於初步估計的醫療費龐大,其妻子Cherie昨日發起網上眾籌,希望可為丈夫續命。
【癌症年輕化】肺癌治療方法全面睇 4種最新免疫治療每劑最貴3萬
肺癌屬本港頭號癌症殺手,由於初期病徵不明顯,患者到晚期才確診,因此死亡率偏高,2016年有近3,800人死於肺癌,但隨着科技進步,治療肺癌的方法亦愈來愈多,如手術、電療、化療等,及最新的免疫治療,1針費用約2萬元至3萬元。
【乳癌救星】免疫治療、基因檢測 助七成患者免除做化療之苦
治療乳癌的方法有很多種,當中以化療副作用最多,最叫人害怕,因此對於乳癌者而言,可以免除化療,已是不幸中之大幸。隨着精準醫療的發展,乳癌在檢測及治療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包括有腫瘤基因組檢測、免疫治療、標靶治療及3D乳房造影檢查等。有乳癌患者因接受腫瘤基因檢測,發現復發指數低而不用接受化療,直呼「好開心,放下心頭大石。」
2019世衛所發布的10大公共醫療威脅
只看標題,大家可能會以為我會介紹歷來十首我最喜愛的金曲,其實我想說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年頭公布的十大公共衞生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