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感到欣慰,每年的「粉紅十月」宣傳,成功讓大眾更關注乳房健康。不過,另一個重要婦科話題──子宮健康,往往較易被人忽略。年輕女士每次來經感到經痛,多以為是小問題服止痛藥了事,惟若經痛太劇烈應盡快求診,較常見的成因或與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朱古力瘤」有關。此症好發於30至40歲、未婚或未曾分娩的女性,由於子宮內膜異位會引起黏連,讓卵子未能順利受精,因而降低受孕機會。如朱古力瘤體積較小,可先採用荷爾蒙藥物治療控制病情;如朱古力瘤體積較大,則需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癌症治療|港安醫院「5日內開始電療」承諾 縮短等候時間 助6類癌症患者及早治療
癌症越早治療越好,其中電療是治療多種癌症的常用手段,然而醫院一般的等候時間可長達2至4周,令患者身心煎熬,並影響病情。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提出了「患者到診起5日內可開始電療」承諾,透過垂直整合工作流程,縮短病人的等候期,把握治療黃金期。有鼻咽癌四期病人接受服務後,病情得以受控,避免進一步擴散。
割痔瘡|13間私院收費中位數比較 外科醫生詳解手術內容
不少都市人飽受痔瘡困擾,大便不暢,肛門劇痛等令人坐立不安的表現,均非常折磨人。外科專科醫生指,痔瘡若發展至第三、四期,可能會「整顆出咗來,收唔返入去」,患者便會劇痛難耐,必須進行手術切除。醫生亦提醒,手術後,一般7至10年都不會復發,但若病人不改善生活習慣﹑如廁及飲食等習慣,仍會再復發,「痔」日可待。
「慢病共治計劃」11.13起接受報名 3年內料有20萬巿民參加篩查(附參加資格及醫生名單)
醫務衞生局今日(6日)宣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周一(13日)正式推出,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由當日起可經任何一間地區康健中心/站參加計劃,配對家庭醫生作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和長期跟進。參與計劃的家庭醫生名單已載於「慢病共治計劃」專題網站,會持續更新。截至11月3日,已有超過330名家庭醫生參加計劃,供巿民選擇配對。
留意不良姿勢 有助減緩退化性膝關節炎
經常郁動的膝關節,因體重、傷患、不良姿勢或長期勞損,日積月累引起不同程度耗損,形成退化性膝關節炎,令患者無法正常運動,連步行亦會受限制,影響日常生活
飛蚊症迷思
「鍾醫生,我由尋日開始見到有一點點喺眼前飄飄吓,究竟係咪有飛蚊症啊?」
慢病共治計劃11月中推出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11月中推出,合資格人士在政府資助下可自行挑選家庭醫生接受篩查,如診斷出血糖偏高、高血壓或患上糖尿病,可由家庭醫生繼續診治並按臨床診斷處方藥物長期跟進。
中大與高錕慈善基金攜手推出社區認知障礙症篩查評估服務 識別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與高錕慈善基金攜手推出「腦智同護」服務,為香港市民提供免費認知障礙症篩查評估服務。在「腦智同護」大使及贊助人林青霞博士的支持下,該服務將在社區識別患有輕度阿茲海默症的長者,並協助制訂個人化的跟進方案,以延緩病情惡化。
驗出脂肪肝!怎麼辦:脂肪肝的成因和治療
過多脂肪囤積在皮膚下,叫肥胖;囤積在肝細胞,叫脂肪肝。肝肥人肥,十分相似。驗出脂肪肝,和發現腰圍膨脹一樣。開始時,通常是用「看」的。
鎦-177-PSMA治療 : 你可能想知道的幾件事
和信醫院自2022年8月份開始了台灣第一例的鎦-177(Lu-177)-PSMA治療至今,已有十位病人陸續接受治療,加上自2018年底起轉介至新加坡治療至今共累計的8位病人,已經對Lu-177-PSMA治療具有相當程度的實戰經驗。從研究報告到真實世界,病人的樣態是大大的不同,因此治療過程中常常需要因為病人的實際病情做計劃的調整,不像研究報告簡化後的結論一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