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Info

治療脂肪肝

隨着醫學科技及資訊逐漸發達,知道脂肪肝成因源自胰島素抗性,而胰島素抗性源自基因遺傳或體內脂肪。基因部分難以後天解決,因此減低脂肪便成為治療脂肪肝的重要一環。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中,包括了使用維他命E及奶薊草(Silybum marianum),兩者都有助降低病人的肝酵素。

乙型肝炎要醫嗎?(下)

上回講到四十多歲的馬先生(假名)在體檢時,偶然發現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因而需要進行一系列跟進檢查,以評估是否需要服藥。雖然馬先生完全沒有病徵,但肝酵素超標,其中谷丙轉氨酶(ALT)達100單位/升,屬正常水平的兩倍,病毒載量每毫升六千多國際單位。肝纖維化掃描發現有輕度肝硬化,但脂肪變化不算嚴重;肝超聲波也沒腫瘤跡象,甲胎蛋白水平正常。

乙型肝炎要醫嗎?(上)

現年40多歲的馬先生(化名),在新公司任職滿3年,獲續約之餘,公司更提供免費體檢,於是他接受了人生第一次驗血檢查,結果發現肝酵素和膽固醇偏高。醫生看一看體重超標的馬先生,認為這個驗血結果屬脂肪肝所致,同時建議加驗一些肝炎指標。馬先生血液顯示陽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測試結果和陰性乙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測試結果,即是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因應檢測結果,醫生建議他吃藥治療,但馬先生有點遲疑:他一點病徵都沒有,有需要吃藥嗎?

中大發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靶點及藥物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利用人工智能系統進行疾病基因大數據分析,識辨出兩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靶點,並發現一種現有治療乾眼症的非類固醇抗炎藥物整合素抑制劑有助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的生長,可以「舊藥新用」,具潛力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方案。研究結果已於國際科研期刊《 Advanced Science》發表。

本港十大癌症最新排名︱乳癌超越大腸癌成第二多新症 一年逾 5200 人確診

【Yahoo新聞報道】香港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22 年全港新增癌症個案共錄得 35373宗,與 2021 年相比減少 8%。肺癌繼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乳癌則以 5208 宗病例,首次超越大腸癌,成為第二常見癌症。

過熟白內障引發青光眼

「佩珮醫生,白內障和青光眼有關係嗎?」
白內障和青光眼都是長者常見眼疾,亦是頭號致盲殺手。
白內障和青光眼的關係密切,舉例說:年長、高度近視、紅膜炎患者或糖尿病友同時會增加患白內障和青光眼的機會。治療青光眼的手術可能會提升患白內障機會。白內障亦可以誘發繼發性閉角型或開角型青光眼。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