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Info

不同癌症期數治療方案(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

前篇文章分享了腸癌、胃癌、乳癌不同期數的治療方案及存活率資料,今次分享餘下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給讀者參考。不同期數的治療方案和患者的歲數、體質、腫瘤大小而有所不同,所以詳情應以醫生專業判斷為主。

綠茵醫道:胃腸道間質瘤是良還是惡?

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一種發生在消化道的腫瘤,可出現於食道、胃、大腸、小腸、闌尾,以至十二指腸。較小型的胃腸道間質瘤通常沒有症狀,一般是檢查時偶然發現,有時甚至毋須治療,令人以為它是良性腫瘤,但實際上它有轉移的可能,無論體積大小,都應歸類為癌症。

善用癌症指數防癌

近年常聽到當有某些症狀求醫時,醫生會建議驗一驗「癌症指數」,這些指數其實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當身體裏面有腫瘤,會過量地分泌一些蛋白質,而醫生就利用這些蛋白質的水平,評估病人患癌的機會和接受治療之後的效果,以及之後的病情跟進等等,都可以借助這些癌症指數。

醫健:世界心臟日系列之三:反式脂肪 愈食愈傷「心」

心臟病是香港第三大殺手,每日有約11人因為心臟病去世,其中約60%是冠心病。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志遠表示,常見於港式麵包、餅乾等加工食物的氫化植物油含有較高反式脂肪,如吸收太多容易堵塞心血管、影響血流,形成冠心病、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建議市民少進食,如有高危因素應密切留意自身的膽固醇水平,並適時求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