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出現腫瘤是很常見的事情, 大約有30%的婦女都曾患上。子宮腫瘤可分為不同類型,但每當婦女發現長出腫瘤時,多數會認為是「子宮肌瘤」。然而,「子宮腺肌瘤」亦是一種常見的子宮腫瘤,卻經常被大眾忽視。
極速年輕化 每月7個港童患糖尿
別以為糖尿病只會在成人身上出現,此病早已有年輕化趨勢,幾歲的小朋友都有機會患上!單是香港,已有約一成人口患有糖尿病,每月平均有7名兒童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並繼續以驚人速度上升。兒童糖尿協會昨日(10日)公布一項研究指出,脂肪肝有機會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長期併發症。
中大醫院收費屬「中間偏低」水平 營運總監胡志遠:做先驅為令醫療系統可持續
今年初開始投入服務的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既是一家提供收費服務的私家醫院,亦是中大醫學院培訓醫生的教學醫院,看似矛盾的角色,卻也帶來很多可能性,可實踐新的運作模式和構思,難怪中大醫院營運總監胡志遠醫生也期望,中大醫院可以成為醫療發展的先驅,幫助病人、社會及醫學界走出實則已瀕臨爆煲的舒適圈,從而令本港醫療系統能夠「可持續」。
健若驕陽:無聲無息的脂肪肝(蔡曉陽)
四十多歲的阿俊是白領上班族,平時上班已經常久坐缺乏運動,在疫情之下情況更是雪上加霜,腰間的「士啤呔」也逐漸增長。幸好他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的習慣,在最近一次體檢中,除了發現他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問題,更發現其肝功能指數略有異常,在進一步超聲波檢查後,證實阿俊患有一種在本港十分常見的肝臟問題—脂肪肝。
乳你同行:標靶藥物治療(一)(李沛基)
大家都會經常聽到治療乳癌要用上標靶藥。那麼標靶藥是甚麼呢?
其實每一種藥物都有它要攻擊的目標。以乳癌為例,簡單來說,傳統化療藥物的攻擊目標,大多數重點是癌細胞裏面細胞核中的核酸(DNA)。癌細胞可以生長以至擴散,都是由於它的核酸發生異變,跟着不停複製,引至細胞分裂,數量增加,形成腫瘤,繼而擴散,破壞它所屬的或遠端的器官,使其失去功能,從而致命。
綠茵醫道:止完痛變成胃潰瘍(彭慶茵)
年近五旬的Simon近兩星期被胃痛折磨,痛楚在晚上尤為嚴重,睡覺時痛得冷汗直冒,家庭醫生轉介他來腸胃科跟進,惟檢查後未覺有顯著異常。茫無頭緒之際,終於透過詳細問症找到蛛絲馬迹,Simon說自己沒有其他病痛,但有吸煙習慣,近期曾排出帶有惡臭的黑色大便,亦有做物理治療紓緩肩痛⋯⋯聽到這裏我即時詢問他有否服用止痛藥,Simon這才提到過去一個月以來,每日也吃一至兩粒止痛藥
肝膽相見:如何區分膽石痛和胃痛?(潘冬平)
一位中年女士一年前開始飯後不時上腹中央輕微脹痛,看了腸胃專科醫生,胃鏡檢查發現有慢性胃炎,吃了胃藥卻無甚進步。由於症狀不太嚴重,她以為只是一般胃痛或消化不良,加上工作繁忙,沒有再跟進求醫。直至最近一個晚上,她忽然右上腹劇痛,第二天早上更開始發燒,馬上到急症室求診。超聲波檢查顯示她有膽結石,而且併發急性膽囊炎,需要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
中大醫學院:超重是多種癌症高危因素
中大醫學院為逾三千人進行癌症篩查,當中有10人確診大腸癌,亦找出乳癌和前列腺癌患者。團隊指出超重是多種癌症的高危因素,會透過計劃提供一站式多樣癌症篩查,及早發現初期癌症患者。
【第3號女性癌症殺手】乳癌及早發現增存活率 2D乳房X光造影+超聲波掃描診斷準確度達95%
乳癌是香港婦女最常患上的癌症。香港乳癌基金會公布研究報告,收集自2006年至今逾1.7萬名乳癌患者數據,發現單用2D乳房X光造影診斷準確度高達85.2%;若配以超聲波掃描….
港大發表首個針對病毒性肝炎患病率的全港大規模人口研究 確定防治肝病的需求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涉及10,256人、針對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患病率的全港性研究。此次研究確定了香港對於防治肝病、以及改善與肝臟健康有關的多個需求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