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Info

中大研究顯示香港人雖長壽但老年殘疾問題嚴重 地區間存在顯著社會經濟不平等狀況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和中大健康公平研究所進行了一項研究,評估香港65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和無殘疾平均預期壽命(disability-free life expectancy)在2007年至2020年間的變化,了解地區及社會經濟差距所帶來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香港人雖然長壽,但長者在離世前伴隨殘疾的時間大幅增加。此外,全港18區長者的平均預期壽命和無殘疾平均預期壽命均存在明顯的社會經濟差異。研究詳情已在《刺針》旗下的國際醫學期刊《刺針區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上發表。

癌症治療|港安醫院「5日內開始電療」承諾 縮短等候時間 助6類癌症患者及早治療

癌症越早治療越好,其中電療是治療多種癌症的常用手段,然而醫院一般的等候時間可長達2至4周,令患者身心煎熬,並影響病情。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提出了「患者到診起5日內可開始電療」承諾,透過垂直整合工作流程,縮短病人的等候期,把握治療黃金期。有鼻咽癌四期病人接受服務後,病情得以受控,避免進一步擴散。

「慢病共治計劃」11.13起接受報名 3年內料有20萬巿民參加篩查(附參加資格及醫生名單)

醫務衞生局今日(6日)宣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周一(13日)正式推出,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由當日起可經任何一間地區康健中心/站參加計劃,配對家庭醫生作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和長期跟進。參與計劃的家庭醫生名單已載於「慢病共治計劃」專題網站,會持續更新。截至11月3日,已有超過330名家庭醫生參加計劃,供巿民選擇配對。

【醫療制度】一文看清世界各地醫療制度特色及優缺點

醫療制度,可說是廣大市民最為關心的其中一個重要議題。現時,世界各地的醫療制度模式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由公營醫療系統為主的「社會福利制度」、由政府設立保險基金的「社會保險制度」,以及全由市場機制所支配的「自由市場制度」;前兩者主要由政府發起,常見例子分別為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以及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後者則主要靠市民自行投保私人保險作為醫療保障。

【醫療券】長者醫療券明日起擴展至4類專職醫療 營養師、聽力學家涵蓋在內

衞生署今日(27日)公布,由明日(28日)起,長者醫療券計劃的適用範圍將擴展至涵蓋4類參與「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醫療專業人員(即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所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以及經他們專業評定後並提供的醫療設備,例如助聽器等。

政府擬規定牙科生公營服務兩年 牙醫學會:或令牙科生感憂慮忐忑

政府擬規定牙科生公營服務兩年 牙醫學會:或令牙科生感憂慮忐忑 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到,為確保公營醫療系統有足夠醫護人手,會探討不同方案,包括要求合資格醫護專業人員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以及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及護士。政府或修訂牙科實習年期,紓緩公營系統牙醫不足的問題。

政府擬修例容許物理治療師直接醫治病人 滿二千小時臨床經驗 即毋須西醫轉介

政府計劃修例,物理治療師毋須經西醫轉介可直接醫治病人。衞生署的專責小組建議,物理治療師須有不少於2,000小時臨床經驗才可免轉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