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怡醫院宣布,將於3月底起為肝癌病人提供Histotripsy治療系統,以無創的組織碎化技術利用高強度超聲波破壞癌細胞,縮短住院時間,最快可在治療後第二天出院,屬亞洲首有私家醫院引入相關技術。院方希望日後可應用至其他癌症。
心臟治療|養和獲李嘉誠基金會累積捐贈3000萬 6年資助逾百人心導管手術
養和心臟科中心與養和心導管及介入治療中心自2018年起獲李嘉誠基金會的支持,養和心臟科中心推出「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資助有需要人士接受治療,為免病人因經濟考量錯失診治心臟疾患的良機。
調查指7成肺癌患者確診時已屬第4期 團體倡政府主導肺癌篩查
有調查指,受訪的7成肺癌患者,確診時已屬第4期,情況令人擔憂。有關注癌症患者的團體建議,可考慮實施由政府主導的肺癌篩查計劃。
「慢病共治計劃」11.13起接受報名 3年內料有20萬巿民參加篩查(附參加資格及醫生名單)
醫務衞生局今日(6日)宣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周一(13日)正式推出,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由當日起可經任何一間地區康健中心/站參加計劃,配對家庭醫生作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和長期跟進。參與計劃的家庭醫生名單已載於「慢病共治計劃」專題網站,會持續更新。截至11月3日,已有超過330名家庭醫生參加計劃,供巿民選擇配對。
慢病共治計劃11月中推出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11月中推出,合資格人士在政府資助下可自行挑選家庭醫生接受篩查,如診斷出血糖偏高、高血壓或患上糖尿病,可由家庭醫生繼續診治並按臨床診斷處方藥物長期跟進。
中大與高錕慈善基金攜手推出社區認知障礙症篩查評估服務 識別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與高錕慈善基金攜手推出「腦智同護」服務,為香港市民提供免費認知障礙症篩查評估服務。在「腦智同護」大使及贊助人林青霞博士的支持下,該服務將在社區識別患有輕度阿茲海默症的長者,並協助制訂個人化的跟進方案,以延緩病情惡化。
肺癌篩查計劃100人中7人確診肺癌 關注肺癌篩查計劃讓更多香港市民受惠
肺癌在香港不但是最常見的癌症,更由於死亡數字最高而顯得嚴重。2020年,男女整體的發病數字超過5,400宗,死亡數字超過3,900宗。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剛公佈第一期免費肺癌篩查計劃的結果,對於肺癌病人來說,甚麼時候接受治療非常重要,如果在無病徵的早期情況下發現肺癌,並通過手術治理,根治的機會很高。
癌症標靶藥物費用/2023
我們整理部份癌腫期數的治療用及標靶用藥給讀者做參考,和政府資助連結,希望幫到有需要的病人及其家屬。
免費肺癌篩查 數分鐘救一命
相信港人對於作為本港頭號殺手的肺癌毫不陌生,但一項本地研究發現,只有少數受訪者考慮以低劑量電腦掃描作肺癌篩查,甚至有近半人以為不吸煙的患癌機率較低,惟數據顯示,在亞洲女性患肺癌比例中,有多達八成屬非吸煙人士。有機構提供免費篩查服務,對象為50歲以上的高風險香港居民。專科醫生則表示,使用低劑量電腦掃描篩查肺癌可減低高風險人士約20%死亡率。
智庫倡推慢性病篩查券驗三高 45至54歲先行 參與者可獲終身護理
政府即將就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展開諮詢,智庫「團結香港基金」今天(20日)發表醫療政策研究報告,建議推出「慢性疾病篩查券和管理計劃」,由政府全額補貼篩查「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基金認為,政府可以為45至54歲市民推行先導計劃,一經參與篩查,即可獲得終身持續護理。